。番茄燉牛肉。
趁著周末煮一鍋花時間的燉煮食物,好像變成一種習慣了。無論天晴還是下雨,利用周末的時間,慢慢的洗洗切切,同時把廚房變成寫字、攝影、聽音樂、煮食、吃早午餐的地方。就好像是燉煮食物有一種魅力,不用急、不用趕,慢慢炒、慢慢燉,做做別的事,再開鍋瞧一瞧、翻一翻,鍋裡的美味好像就自己跑出來了。
煮上一大鍋,等它涼了再一一分裝後冷凍,就是接下來一周的晚餐應急菜色了!從以前的吃整周吃到怕-台式黃咖哩、綠咖哩,再來是紅燒肉、滷雞翅,然後變為西式的番茄肉醬、英式的印度咖哩,最近又愛上這可中可西的番茄燉牛肉。在Mifi廚房第一眼看到就立刻想要做的食譜,除了真的很容易又美味,它讓我想到以前老媽煮的牛肉麵。老媽的紅燒牛肉麵湯底,也總是會用上番茄與薑片,配上粗麵是我的最愛!
[材料]
牛腱肉(Beef shin)、番茄2顆、薑片、蒜末5顆、bird eye 辣椒2根、冰糖、(豆瓣醬、醬油、米酒、蠔油各約1大匙)
[作法]
牛肉切小塊,川燙去血水後沖乾淨備用。
番茄去皮。底部先畫十字,用熱水川燙一下再沖冷水,會比較好去皮喔!
一顆洋蔥切細絲、蒜頭切末、番茄切小丁。我想直接用罐頭的去皮番茄丁替代應該沒問題,下次試試看!
先炒洋蔥,細細拌炒到洋蔥變軟(油量不要太少,以免還沒炒軟就全焦了喔)接著炒香蒜末、薑片、辣椒。這時候就已經好香了~微焦微焦的洋蔥香襯著薑片香!
下牛肉。翻炒至牛肉的邊角有點微焦後,加入醬料及番茄煮至滾。
番茄拌炒到糊掉。到這裡為止,都沒有加水喔! 試吃一下味道,調整鹹度,加點水(我大約加到與食材齊高的水位。煮至滾後,放入悶燒鍋約一小時,再拿出來加熱至滾,再放進悶燒鍋。就差不多好囉~還不夠爛的話就在重複! 重複加熱的過程裡,燉牛肉的湯汁都變得濃濃稠稠糊糊的,雖然看起來黑黑的,但是非常軟嫩下飯!
在陰雨天煮這一鍋暖暖辣辣的燉牛肉,實在是不可能留著當下周的儲備晚餐阿...周末晚餐就幾乎吃乾抹淨了...